宁夏庆华集团煤化公司经理铁如初——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营企业的深远影响力

来源: 宁夏集团
编辑: 黄魏
发布时间: 2014-06-16
访问量: 10233

    价值观,这个非物质的抽象名词,历来都是意识形态的专属领域,是上层建筑的事,貌似高深莫测。在以往,那绝对不是民营企业人可以涉足议论的,如果勉强够得着的,也是企业的党团等政工领导,用以对上敷衍塞责的偶尔学习内容。对于民营企业,即使是管理再正规,也很难“附庸风雅”地将价值观这类政治名词引入企业管理。曾几何时,国内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家,都纷纷在他们的经济地盘上建立企业文化。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其中的多种冲突、矛盾和碰撞,均以形式主义的办法,有效地化解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百年目标,多数消耗在价值观不统一的暂时委曲求全当中。这对企业造成的内伤,影响是长久并极为消极的。
    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成为了中华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也是为企业文化建设设定“满堂红”基础的大前提条件。“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切切,实实在在的反“四风”行动,让人民群众眼前发亮,信心增长。为此,我们听到了从社会最底层发出的赞叹之声:“中国国家幸甚!”,“中华民族幸甚!”。我以为这也是中国民营经济之大幸。唯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计才能继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方可和谐传承。
    一、价值观错乱,导致人们对权利和物质崇拜,造成精神空虚,完全迷失在物质文明快速进步的雾霾当中
    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逐步迈入衣食无忧,居有房产,手有存款,过上了相对富余的日子。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这一进程中,创造繁荣的同时,意识形态相对放松经管,导致了贪腐的大面积地滋生。进而,互为温床,形成蔓延之势,直到民间,使全社会价值体系遭受重创。中国的民营企业,做为支撑民营经济的主体,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遣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冲浪弄潮,前赴后继。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从业者,不知不觉中,他们都沦为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错乱的最大受害者。由于社会地位最低,受到的管制最多,只能从夹缝中求生存,从相对狭小的空间找出路。利用自身灵活的特点,凡事用钱开道,上行下效。从称谓上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投资人称为“老板”,员工自称“打工者”,把原本应该和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人为地割裂成两块,有的甚至对立起来,说明员工与老板分别追求着各自利益目标。在全社会以追逐物质利益,崇拜权力权威为首要价值取向的时期,精神似乎被掏空了。
    在发展经济作为全社会的主要目标任务的时期,大家的关系几乎成为买卖关系,虽然行动看上去还算协调,但从行为目标上,却分别追求着各自的利益。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表面上“貌合”,而实则“神离”,甚至赤裸裸地表现出“有奶便是娘”的言行。由于负面价值取向在企业与社会上交互传导,大家的等级观念强烈,行为短期化现象十分严重。随着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结果我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在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今天,人们普遍出现了症状。大家的追求和理想因反差而困惑,一边是经济收入增长,银行储蓄增加,物质财富积累;另一边是生活压力变大,人际关系冷漠,幸福指数下降。在物质追求和身份地位目标的驱使下,诚信缺失者增加,道德沦丧案件频发,人情变味,人心涣散,令人担忧。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大学的讲话,其中所进行的精辟阐述,我认为既是针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也是对中央提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注解。习近平讲道:“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改革开放前期,全社会将重点放到了突围经济困境上,放到了集中解决人民大众吃饭穿衣问题上,而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所以,看主流,我们的主要矛盾解决得是成功的;看问题,我以为治病吃药,产生一点副作用也属正常现象,关键还在于及时调理。习总书记自信地对大家说: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国人点亮了一盏精神明灯,给中国社会设定了理想航标,有利于形成积极统一的企业价值观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人们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问题与矛盾呼唤发展回归理性,强烈的归属需求是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出炉的催化剂。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还要依赖民众的智慧做基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它也体现了毛泽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同样的思想方法。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单位群体的层面看来,其意义犹如拨云见日,空气虽然还没有清闲,但压在心头的雾霾已经开始散去。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这正是民营企业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竞争优势,实现长期战略的思想基础。
    所以,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它将对企业内部建立和形成积极统一的价值观,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营造基本的环境氛围,输送健康的养份。
    三、民营企业渴望生存在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里,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最具营养的实惠套餐
    中国虽然走过了将近56年的社会主义历程,建国后脱胎换骨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又经过数次改造与转型,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就象是社会的遗传基因一样,顽固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打上它的印记。实行了几十年的“家庭成分”,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废止了。从那时起,再也没了对出身是“地主”、“资本家”的欺视,也没了对出身是“贫农”、“工人”的特殊待遇,把公民按城乡户籍分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种,政治成分似乎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改革惠风使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且以几何级数成长。但是,饱含政治待遇和等级概念的“成分”,却如幽灵附体一般,进入各类企业的机体。人为地把原本一样纳税并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贴上了成分的标签。于是,便有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区别,也就产生了政治待遇的差异。
    实际上,这种归类排队就是在划分等级,其本质是体现了社会的不公。为此,杉杉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永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中国GDP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竞争力还是非常不匹配。中国民营企业不管做强也好、做大也好,实际上还处于整个竞争不平等的环境下,这是核心问题”。他明确建议,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到现在应该取消中国企业的成分,不管民营企业、国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统一纳税,减少行政审批。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难以做强做大,除了企业本身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政府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政策。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中国企业不但能做强,同时也能做大,还能为社会释放出更多的红利。
    正是因为公平不够,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一些地方和很多领域里,特别在是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的方面,经常出现民营企业与政府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只所以会如此,是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用控制成本的方式抵消政策吃亏。比如问题突出的环保领域、安全管理、劳动用工、社保统筹、技术专利等等。这类问题的危害是深刻而长远的,我以为对国家和整个社会而言,得不偿失。真心地希望借此动摇等级政策的根基,用平等、公正的尺度梳理法律和政策规定,让歧视不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营经济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企业投资人与员工的共同心声
    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的混乱,一度在中国主流社会上的乱象,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小社会,在过去大的环境影响之下,不能独善其身。并且交互传递,互相影响,不断恶化升级为相当严重的大规模道德危机。
    如果外面的空气清新了,大家一定会打开窗户给室内通通风,换换气。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全面开展,继而推出“反对四风”的举措。这场社会环境保卫战打得有声有色,初步显现了风清气正的效果。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明显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空气顺着围栏门窗,飘进了民营企业,企业投资人和员工都有了舒心的感受。
    在我们企业,多年来开展班组建设,对于丰富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安全、质量、成本和创新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混乱的侵扰,在很多时候,充减了班组建设活动的实效,甚至经常会出现一些反弹。在我们计划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中,经常会因为内容与实现出现较大反差,不得已而绕行,有的基层班组干脆用形式主义的做法交差。社会秩序规则、利益分配格局、保障体系及民俗风气,把大家的思想搞得糊涂了,群众生活压力变大了,人心浮躁不定。民营企业的员工常常会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抱怨。一些负面的情绪从社会生活传递到企业管理,传递到工作岗位,对企业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班组文化产生碰撞。所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领域,在文化生活方面,弥漫着的雾霾快速散去,树正气,立新风,传递正能量的气氛正在取而代之,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一股清新的社会风尚,自上而下,由机关向社会,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在不觉中扩散开来。身边和周围越来越多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一桩桩、一件件传递着真善美,并唤醒人们的良智和理性。这些,都为我们的班组建设,企业文化,提供着良好人文环境和生长土壤。我们倡导员工将爱国的价值观转化成爱岗的行动;把敬业化成钻研业务,认真履职的素养;把诚信贯穿到每一个生产班的工艺操作和记录当中;把友善变成凝聚人心,增强团队战斗力的粘合剂。从价值观上解决了不再以经济利益为评判是与非的唯一标准。气顺了,理通了,工作开展明显好转,成效大幅度提高。人情味浓了,谦让的多了,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收获的是幸福。遇事开始从容淡定了,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行为更加容易规范。在相同价值观驱动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员工们改变着过去的短期思想和行为。
    五、民营企业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执行力,只有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正真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人们总说文化是软实力,企业文化自然也就彰显着这个企业的软实力。软实力不软,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是企业文化的主角,起着决定作用。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内部搭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平台,是创建和谐职业生态环境的关键。这恰恰吻合了我们煤化公司提出的“三感”、“三型”、 “三化”班组建设的目标,即从员工的精神面貌层面上,使之具有“归属感”、“荣誉感受”、“成就感”,把企业最基层的细胞组织打造成“学习型”、“团结型”、“安全型”战斗集体,最终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目标。于是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班级建设的活动当中,展开宣讲活动。如今,讲多了,也就讲通俗了,职工能够理解,可以接受。但受沉积的陋习影响,存在着积重难返的困难,还需要多些耐心和坚持,更需要扎扎实实的制度和措施。希望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自愿和习惯,终究成为服务于管理企业,凝聚人心的利器。
    在具体行动上,一方面公司进行硬件设施投入,改善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展开一轮又一轮以班组建设为抓手的企业文化活动。通过软环境的改善和硬措施的补充,实现拴心留人。通过职业规划和竞争激励机制,促使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员工的成长愿望形成互动,促进员工学习,参与晋职竞聘。有指导的读书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广泛的学习倡导,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习惯养成,则良性循环。
    在职场的晋级上,公司对基层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制,如安全员、技术员、调度员、工艺员。对于的普通员工,随工作技能真正提高和岗位经验的积累,也可以不断晋级。在制度约束下有序工作生活的员工,有了平等公正的上升通道,因此,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上,大家的内心是敞亮的,心灵可以自由飞翔。的的确确有不少的年轻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留下的足迹清晰可鉴。
    对于在生活中或经济上遇到难事儿的职工,企业和工会都会主动帮助,员工同事积极伸出的援手,每每温暖着一个个受困家庭,常常感动的是全体员工的心灵。这些,无不彰显和传递着友善。这些看似与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相距较远的事情,却在班组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班组的氛围正面气息占据主导,班组“6大员”作用充分发挥,“8S管理”搞得有声有色,“QC活动”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新推行的设备“TPM管理体系”,很快渗透到了各个车间的每个角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期望这支队伍素养好,有纪律,能创新,执行决策不走样。现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使我们心明眼亮,找到了一条坦途。总之,我们企业以班组建设为抓手的企业文化活动,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情况下,我们有信心通过宣讲,特别是扎扎实实地工作,企业文化的内涵一定会更加丰富,在激烈竞争中企业的软实力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