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庆华副总经理李永强——从行业资讯浅谈煤企发展出路

来源: 青海集团
编辑: 黄魏
发布时间: 2014-05-29
访问量: 7014

    2012年之前,中国煤炭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不仅是大型煤炭企业异军突起,还吸引了许多具备经济实力的非煤企业涉足,各产煤区规模以下小煤矿更是满地开花,不论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赶上趟”的企业和个人在此阶段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方面,随着中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指出:从煤炭供应能力上看,我国已进入煤炭产能集中释放期,煤炭产量持续增长;从煤炭需求上看,呈现增速回落态势。随着供求关系失衡,煤炭产能过剩是整个行业所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煤炭开发行业的暴热,行业监管力不存心,诸如非法开采、资源浪费、安全事故高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国家政策对煤炭行业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顿,相继出台了诸如煤炭资源整合、清洁能源转换、环境影响指数限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资源开发及后续产业的整顿将更会重拳出击,资源行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严峻的考验,当然整顿当中也孕育着机遇。
    再者,受到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面临增速下行的压力及国家产能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价格长期持续下跌,煤炭及相关行业效益严重缩水,甚至危及正常经营,许多企业面临生死存亡。而且根据经济运行及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来看,煤炭及相关行业要走出这种凄风苦雨的低迷期,需要假以时日,要经历一个环境转变和自身蜕变的漫长过程。
    中国庆华能源集团作为一家以煤炭开采及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如何在当下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平稳经营,继而在逆势中求增长,是关乎生存发展大计的问题,也是所有企业管理者应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原基层单位的管理者,虽对国家相关政策掌握有限,对行业资讯了解不多,但愿意结合有限的认知,对于庆华集团今后的经营发展尝试谈一些浅薄的设想。
    以青海庆华集团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经营的主导思想应该维持“内挖外延,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展开来说就是:在现有成型产业内部,通过强化管理和技术改进相结合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依托现有产业实现向外部业务延伸,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通过“内挖外扩”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慎重实施产业链延伸及产业扩张。分析如下:
    一、对于生产单位来说,挖潜增效的根本在于确保安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把确保安全放到第一位,是基于矿产开发及煤化工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安全(主要是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成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降本增效与品质提升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否则,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失控、企业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
    以木里煤矿为例,挖潜增效的最大空间是降低煤炭综合生产成本,其中最大利益相关是直接生产成本,即剥采比控制。除了边帮安全治理的合理投入以外,就是生产采剥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除了通过部分区域到界后闭坑内排,希望控制降低采剥单价以外,其他相关措施:1.根据年度总计划合理分解月度出煤量,以单位成本反推确定剥岩量,根据采场实际情况分解边帮治理岩量及生产剥岩量,科学制定采剥计划;2.规范施工,逐渐实现先剥后采的正常生产秩序,可以有效提高回采率及控制煤质,增加生产效益;3.打破以往各施工单位各自为政的施工局面,尽量实现各水平台阶工作面统一推进,利于施工质量控制,避免二次治理;4.严格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及监督考核,避免无计划扩帮剥岩;5.东西采区平衡计划,避免剥采比上下浮动。
    另外在管理上,1.推行全员绩效考核,有效调动生产主动性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2.精兵简政,淘汰落后,严格控制岗位增员;3.强化关键业务监控,例如采剥工程量验收业务委托第三方操作,木里煤矿生产调度科与技术科合并,调整地测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负责采剥计划编制与现场技术控制。
    但就目前木里煤矿露天开采现状及煤炭市场情况,成本下降及效益提升空间有限,从维持煤化产业链效益运行来说,适当压减现有矿区开采量,增加外购木里煤量在成本上比较经济;而若能实现木里矿区新的露天优质资源配置,亦可有效降低开采成本。
    二、通过适当技术手段,调整产业内部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相比青海其他煤炭企业来说,庆华的优势在于人无我有的煤化工企业,而且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副产品生产线。若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资金投入不大的技术改造,适当调整各种主辅产品产能,即可实现效益提升。
    (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焦化副产品市场价格较高而产量较低,主产品由于市场疲软目前不能盈利,所以产生如上设想,可能不切实际,但望共同探讨。譬如:1.限制焦炭生产而适当加大优质精煤生产销售比重,可适当提高效益;2.在实现热电联产项目电力并网基础上,是否可以实现系统调节,增加上网电量及副产品产量,控制焦炭产量,增加效益。)
    三、依托现有产业实现向外部业务延伸,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通过集团公司多年的生产经营,在各项业务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各种产品销售及原料物资采购积累了广大客户和需求关系,在对外协调公关方面积累了宽广的人脉资源。可以有效利用以上优质资源,主动出击,扩展相关业务,为集团经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1.增加贸易业务。现有的销售与供应部门,不仅仅是推销我方产品和满足我方物资供应为全部业务,大可以增加同类产品的相互贸易,甚至可以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以货易货,扩充经营范围,为企业创造利润;2.涉足现代物流业。以庆华现有的产成品运输及原材料供应为业务基础,依托青海大多数工业及矿山企业处于高寒偏远地区的现实,建立现代物流网络,不仅可以降低产成品运输成本,亦可创造新利润;3.尝试现代金融服务业。让财务部门变成相对独立的财务公司,在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下,拓展多种社会金融服务业务,通过资金流通创造效益,为本企业提供资金及信贷支持。
    四、在实现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应慎重实施产业链延伸及产业扩张
    在煤炭及煤化工行业面临萧条之际,诸多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复苏走出困境的路子,许多专家学者和大型企业领导者都提出:“打造升级版是煤炭企业的唯一出路”。至于如何转型升级,业内人士结合煤化工技术发展和国家行业政策给出了建议:山东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提出了“五个转变”的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一是加快构建以集约化、清洁化、安全高效为特征的现代煤炭生产开发体系,实现煤炭主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构建以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为特征的煤炭产业循环发展体系,实现由粗放、高耗、低效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生态发展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构建以煤为主、高端化、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实现由煤炭开采单一性发展向资源深度开发、多元产业高效发展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构建以煤炭交易与加工、储备、配送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和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由生产扩张型向贸易经营型转型升级;五是加快构建以创新驱动、人才支撑为特征的发展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机制,让全行业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实物资本活力竞相迸发,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更是简洁的提出,煤企要转型升级,必须“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
    (一)立足煤,就是立足煤炭基础产业,不是简单地把量做大,而是调整产品结构,按照市场的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为转型发展提供时间和资金保证。一是加快高产高质高效矿井的建设,通过强化管理,提高装备水平、推动两化融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做大精煤战略,以高质赢市场、以高价创利润。但是上述战略受到地域、交通及周边相关产业链发展等诸多因素限制,效益增长因地而异。
    (二)延伸煤,就是发展新型煤化工,延长产业链。煤化工是煤炭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以现行煤化工技术主要有三条路线,煤焦化、煤气化、煤制油。新型煤化工符合国家“清洁化、多元化、高端化、高效化发展”的能源产业政策。由于新型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市场需求,无疑是煤炭企业能够强势增长的效益突破口。但是要想以煤化工立足市场竞争,就必须具备以“大规模、长产业链、技术领先、产品最优、循环经济最好”为优势条件;要想发展新型煤化工,必须依托优势资源,以庞大的资金支持和较长的建设周期为代价。客观地说,就目前多数煤炭企业自身经营效益,以及金融机构对行业扶持态度,想要投资建设新型煤化工产业链,有相当大难度,所以需要企业综合全面考虑,慎重决策,“既不能太土,也不能贪大求洋”。
    (三)跳出煤,就是发展非煤产业,增加企业创效板块,向多元化产业扩张。发展非煤产业符合现代企业向“多元化”转型的特点,不仅可以保障经营效益增长,还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影响力、提高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
    笔者认为,“跳出煤”的思路相对比较大胆,在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更具有操作性和相对发展优势:一是发展非煤产业,可以以煤炭基础产业为依托。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开拓非煤贸易业务、涉足现代物流业、尝试金融服务业等等,在自我保障与供给的同时,可以以业务往来的关系客户为基础,开辟新增客户和新增业务;二是发展非煤产业,在涉及资金投入方面,可以量力而行,利用现有资源,可选择面较宽、容易把握,还能尽量切合企业实际;三是发展非煤产业,可以大胆打破行业局限、更快摆脱行业困境,更好迎合政策倡导方向,赢得政府支持,寻求小投资、大利益的效益空间。
    五、基于“延伸煤,跳出煤”的转型升级战略思想,结合青海庆华现实状况的思考
    “延伸煤,跳出煤”所指出的延伸煤化产业链,发展多元化非煤产业的煤企转型升级战略思想,必须以“资金、时间、技术”为前提条件,可以说是煤企产业延伸扩张的三要素:雄厚的资金支撑、持续的建设周期、科学的技术路线。以青海庆华而言,目前的煤化产业链延伸及非煤产业扩张必须慎重考虑,试以结合青海庆华现实状况分析:
    (一)资金支撑方面:产业的延伸扩张必然从项目投资与建设开始,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撑为基础,项目投资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现有产业的前期积累和良好的经营效益接续;二是政府政策扶持下长期信贷资金周转。
    但就青海庆华目前的生产经营来看,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匮乏。由于近年来企业本生在不断投资扩张,企业资金积累已然耗尽;现有三大厂矿由于行业经济下行已无力提供经营效益接续;鉴于国家经济增速缓降及煤炭相关产业一系列不利因素考虑,政府对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度暧昧,银行资金信贷紧缩,不能保证信贷资金持续扶持。可以说,目前省内继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的前提条件依然缺失。
    退一步说,通过挖潜增效和成本控制,扭转整个集团经营效益负增长局面,已经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三大厂矿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地处偏远,产品运输成本高昂;对于木里煤矿来说,由于露天矿场老化等原因,采剥成本控制与现场安全隐患治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目前煤炭市场价格,煤炭利润增长空间不大,即“立足煤”的基础条件已被打破;对于乌兰焦化而言,由于焦炭行情、煤焦质量相互影响等原因,主要产品(焦炭、精煤)利润增长空间不大;对于铁矿采选,产品利润增长同样受到铁矿资源储量变化、品味提升、市场行情限制。
    以上分析看出,对于青海庆华而言,项目资金支撑方面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为了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的产业延伸扩张,不宜选择投资过大的规模建设项目。
    (二)建设周期影响:煤化工产业因其复杂的生产工艺及较高的技术要求所影响,项目建设周期比较漫长;另一方面,因其专业化的生产工艺、多样化的副产品生产线,工艺技术改造难度较大,试生产周期较长,工艺与产品转型更加困难;再者,由于未来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需要,国家对煤化工行业将实施新一轮的环保政策整顿,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更有待加强。所以新的煤化工项目从立项、投资建设、设备调试生产、产品及安全环保设施达标将经历一系列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在此过程中政策因素及产品市场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看,青海庆华现有煤焦化产能不宜继续扩大,反而应该进行认真的成本对比分析,适当做大精煤产销,合理限制焦炭生产,尽量提高副产品产量,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顺便说一句,综合以上资金支撑与建设周期两点考虑,结合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调节政策,对格尔木钢铁工业园项目建设,建议应该适当减速慢行、加以控制。
    (三)技术路线选择:现行的煤化工技术主要有煤焦化、煤气化、煤制油三条路线。由于煤化工生产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工艺复杂及产品工艺转型困难等局限性,必须根据资源储量质量、产品市场、地域条件等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选择技术路线。上述三条技术路线虽然比较成熟,但是相对工艺路线比较单一,受到各种不利因素限制较大。就发展煤化工而言,选择技术发展成熟、可以灵活调节、贴近国家环保及产业政策的技术线路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时下比较提倡的是煤基多联产项目,该工艺已经具备其他技术线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煤基多联产可以做到从煤的气化开始,是指利用从单一的设备(气化炉)中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来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生产,以得到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液体燃料(甲醇、F-T合成燃料、二甲醇、城市煤气、氢气)、以及用于工艺过程的热和进行发电等。多联产系统能够从系统的高度出发,结合各种生产技术路线的优越性,使生产过程耦合到一起,彼此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能源的高利用效率、低能耗、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以及最少的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
    六、应该主动回避或跳出“被化工”“被扩张”的圈子
    在许多中国煤企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被化工”“被扩张”的现象。
    一些煤化工或者非煤产业项目并不是企业愿意、或者自主选择投资的项目,而是一方面出于地方政府要求,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做的;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为了方便扩大资源拥有量顺势而为(这些当然无可厚非),业内人士调侃为“被化工”“被扩张”。但关键是其中存在很多诸如产能过剩、技术不成熟或技术过时,甚至行业牵制、产品落后淘汰等弊端。当这种情况遇上市场疲软、产业调整、政策变化等因素时,就成了企业负担或拖累,有的骑虎难下、有的尾大不掉、有的半途而废,造成巨大损失。大唐煤化工聚丙烯、盐湖PVC等项目相信是很好的例子。所以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在当前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为了规避经营与投资风险,应该主动回避“被化工”“被扩张”,更应该下决心主动跳出已经被“被化工”“被扩张”的圈子,不能成为企业发展之“鸡肋”。
    七、对于“跳出煤”相关产业发展的浅析
    若前文所述成立,那么既然我们“立足煤、延伸煤”的条件已不充分,是否能在“跳出煤”的其他产业有所作为?同样应该以“资金、时间和技术”为前提条件,贴近政策倡导方向,结合地域实际条件,进行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由于笔者基础知识所限,不能深入研究,但通过资讯观察,粗浅认为以下方面可以考虑:
    一是利用海西地区地广人稀,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强光照、多大风的自然资源,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项目。
    以太阳能发电为例,还有更多优势:1.符合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可以获得政策项目支持,运行并网后还有政策产能价格补贴;2.全国太阳能板产能过剩,建设期可以引进设备和技术参股方式,节约投资;3.设备运行寿命普遍在15年以上,维护费用低;4.太阳能风能吸收利用,生产成本低廉;5.节能环保。
    二是具有高原纯天然有机植物特色的高端保健品项目。
    以青藏高原纯天然有机植物为特色的高端保健品行业,近几年在青海等西部偏远地区悄然兴起,而且效益可观。例如青海春天药业,以青海冬虫夏草深加工为契机,短短几年迅速增长,2012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青海许多小型企业正在涉足海西黑枸杞开发为主的高原植物贸易或加工保健品,往往通过粗放的圈地采收、加工包装等简单经营模式,年销售额以千万元计。目前因为资源稀缺,黑枸杞产业开始尝试人工有机种植,产品开发深加工也有待研究。其特点是:1.市场广阔,资源稀缺;2.产业适才起步,潜力巨大;3.人无我有,占尽区域优势;4.利润空间惊人。
    以上仅仅是个人在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之时,一些粗浅的认识分析,希望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