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庆华同行:岁月镌刻的深情厚谊

来源: 宁夏集团
编辑: 孙亚龙
发布时间: 2025-10-27
访问量: 80

初入宁夏庆华的那一刻,备煤车间内机械的轰鸣声如激昂的乐章,同事们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宛如春日暖阳,在我心底悄然种下了情谊的种子。时光匆匆,多年转瞬即逝,这份情谊如同焦炭在高温中沉淀出坚韧的质地,随着装置的稳定运转不断生长,已然成为我生命中最坚实、最温暖的印记。

刚入职时,师父赵娟娟带着我穿梭在备煤车间的各个角落。从原煤仓料位监测的精准把控,到配煤盘参数调节的毫厘不差,她用那双略显粗糙却又充满力量的手,在空中比画着操作要点,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认真。“备煤可是焦化生产的‘第一道关口’,每一种煤的配比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关系到整个焦炭工艺的质量。”师父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这个陌生领域前行的道路。

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负责配煤工序时,紧张的情绪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导致配煤比例出现了偏差。我以为会迎来严厉的批评,没想到师父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和地说:“别慌,咱们一起重新核对。”随后,她陪着我逐项检查配比,手把手地调整设备参数,眼神始终紧紧盯着监测数据,直到各项指标全部达标。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

车间里的老同志们也十分热心,他们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看煤质、调转速”等宝贵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在我迷茫无助时,这些经验就像黑暗中的明灯,让我迅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备煤车间的岗位上逐渐站稳了脚跟。

老师傅们常常回忆起2014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那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资金链断裂让暖气系统陷入瘫痪,生产线也面临着随时因皮带冻僵而停摆的危险。然而,庆华人没有丝毫退缩。每天清晨,他们便奔赴周边,捡来枯木,在皮带下方点燃一个个铁桶,用微弱的火光为设备取暖。尽管双手被冻得通红,甚至出现了冻伤,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过一句。同事老杨的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这里是我们的家,企业好了,我们才能好。”这简单而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每一位庆华人的心声。后来,我也亲身经历了深夜的设备抢修。当所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齐心协力让机器重新轰鸣运转时,我真正读懂了这份情谊的底色。它不是日常相处中的客套寒暄,而是在危难时刻,大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共赴使命的担当与勇气。

这份情谊,还体现在岁月里那些无声却深沉的守护中。每当中秋佳节来临,公司总会精心为员工的家属寄去月饼和温馨的问候。那一份份饱含心意的礼物,跨越了千山万水,让远方的牵挂有了温暖的慰藉,也让员工们感受到了企业如家一般的关怀。

公司斥资亿元建设的环保设施,是庆华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那一座座现代化的环保设备,不仅守护着周边的生态环境,更彰显了庆华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而在疫情肆虐的艰难时刻,庆华捐赠负压救护车的善举,更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抗疫的道路,展现了企业的担当与大爱。

从创业初期简陋的彩钢板房,到如今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厂区;从行业寒冬中的艰难突围,到绿色转型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庆华的每一步成长,都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在企业的怀抱中成长,企业也在我们的努力下壮大。

如今,当我站在焦炉旁,望着那滚滚而出的焦炭,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火焰在燃烧;看着封闭式煤棚下机器有序运转,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恩。宁夏庆华,于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场所,它是我青春岁月的见证者,是我深厚情谊的沉淀地,更是我永远的家园。这份跨越风雨的情谊,将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醇厚绵长。

(来源:宁夏庆华焦化公司备煤车间 董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