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当大多数人在享受夜晚的宁静时,新疆庆华能源集团煤气水车间的检修现场却灯火通明。随着煤气水B系列检修工作全面启动,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的“暗夜攻坚战”悄然打响——而这场战役的首个关键任务,便是利用夜班时间对布局复杂的膨胀气管线进行氮气置换与分析。
膨胀气管线如同装置的“神经脉络”,其布局盘根错节,不仅途经多个设备层,更存在多处弯头、三通等复杂节点。“这条管线就像迷宫,每个连接点都得反复确认,稍有疏漏就可能影响整个检修进度。”煤气水运行一班班长李国强指着墙上的管线图纸说道。更棘手的是,氮气置换需将管内残留的可燃气体完全排出,并将氧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任何微小的气体残留都可能成为检修过程中的“定时炸弹”。
面对这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任务,运行一班的成员们没有丝毫退缩。夜班交接刚完成,他们便迅速集结,手持气体检测仪、扳手、法兰连接工具等专业装备,一头扎进管线丛林。
“老张,3号法兰口排水完毕!”“收到,氮气胶管马上接到位!”对讲机里此起彼伏的指令声中,班组成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排水组”的王师傅半蹲在管线低点,紧盯排水阀,观察着水流的浑浊度变化。“膨胀气管线里的冷凝液可能混杂杂质,必须排得彻底,不然会影响氮气置换效果。”他时不时用手电筒照向排水口,哪怕是一丝微小的气泡都要记录在案。“置换组”的年轻技术员小刘则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连接氮气胶管。最关键的“检测组”由经验丰富的赵师傅负责。他背着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沿着管线逐段检测可燃气体浓度。“0.1%!0.05%!”当数值最终稳定在安全范围内时,赵师傅摘下被雾气模糊的护目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合格了!可以交付检修了!”
夜越来越深,车间里的温度却随着设备运转逐渐升高。长时间佩戴的安全帽下,班组成员们的额头布满汗珠;厚实的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留下片片盐渍。
“最难熬的是凌晨两三点,眼皮直打架,但一想到这关系到后续检修安全,立马就精神了。”班组成员小陈揉了揉发酸的后颈说道。为了保持清醒,他们每隔半小时就互相提醒活动身体;为了确保数据精准,每完成一个节点置换,都要反复检测三次。
“我们多检查一遍,检修师傅们就能少一分风险;我们多坚持一小时,装置就能早一天安全复产。”班长的话道出了全班的心声。从夜班接班到凌晨交班,他们连续奋战8小时,完成了长达200余米的膨胀气管线置换,检测关键节点17处,置换气体总量超500立方米,最终将所有管线的氧含量严格控制在0.3%以下的安全标准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车间时,运行一班的成员们终于完成交接。“管线置换合格了,检修可以放心开工!”班长向接班的同事交接记录本时,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疲惫,却更透着骄傲。
正是这群在暗夜中默默坚守的“先锋战士”,用精准的操作、严密的配合与高度的责任感,为煤气水B系列检修工作打响了“第一枪”。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安全第一”的生动诠释,更是对企业稳定生产的坚实保障。我们坚信,在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的努力下,煤气水B系列检修任务必将圆满完成,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新疆庆华集团 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