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扎根一线十七年的“老庆华人”——白建国。从2007年9月踏入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热土。他十七年如一日,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十七年风雨兼程,他从一名普通的炉前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车间主任,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实干书写担当,用匠心铸就辉煌。
2007年9月,白建国顶着漫天黄沙,怀揣梦想走进宁夏庆华,成为炼焦车间一名普通工人。面对烘炉高温、黄沙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没有退缩,而是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扎根一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凭借爱学习和积极主动的态度,他迅速脱颖而出,分别担任过车间烘炉班长、大车司机、运行班长。在此期间,他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工作者”“集团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6年上半年,为应对焦炭市场持续下滑造成的严峻挑战,公司及时调整配煤方案,保障了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然而新的难题随之而来,焦饼收缩率不足导致推焦作业大面积受阻,若不及时处置,不仅将造成设备损伤,更可能危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值此危急关头,时任生产运行班班长的白建国挺身而出,带领班组员工配合车间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面对炙热的焦炭和近千度的炉温,他身先士卒,手持工具一孔一孔清理卡滞焦饼。在十四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中,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又烤干,脸庞被热浪灼得通红,鞋底因踩踏落地的红焦多次烧穿,但他始终坚守在最前沿,最终保住了焦炉加热系统及碳化室硅砖的完好。白建国“舍身为企”的表现,是庆华“五个特别”创业精神新时代的生动注脚,他当年所带班组即被评为“百日攻坚先进班组”。但白建国并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以此次攻坚为契机,总结技术经验,持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
在2017年2月,他被破格提拔为炼焦车间工程师。在新的岗位上,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与警醒。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白建国,深知管理者的威信源于以身作则。他坚持“管人先管心”,每天最早到岗巡查设备,最晚离厂复盘问题,倾听诉求解决困难。他坚持身先士卒,主动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带动下,车间形成了“人人守纪律、事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一名老员工感慨:“白工从不搞特殊化,我们服他!”
2023年3月,白建国被任命为焦化炼焦车间主任。面对二期投产攻坚期日益复杂的问题,白建国始终保持着“小学生”的心态。在现场永远能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本子,坚持每日记录工作笔记,遇到难题立即查阅资料学习,或是与副主任进行沟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5月,4号焦炉投产在即,因煤塔下料口设计缺陷导致煤料无法正常下料,生产遇到极大困难。在上级领导的决策和同事们的配合下,他带领团队和施工队伍日夜奋战,改造下料口坡度、加装空气炮,最终攻克难题,保障了生产平稳运行。
2025年2月13日,白建国从焦化炼焦车间调入煤化炼焦车间主持工作,在深入调研了解后,他发现车间还有节能降耗和工艺优化的空间,为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延链补链”号召,他每天都把大把时间用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深入了解水电消耗过程,带领团队反复推敲生产环节。在他的带领下,煤化炼焦车间电度用量从1月份平均每天5.4万度降至现在的每天4.2万度,生产水用量从1月份每天240方降至现在每天90方,这两项节能就能为公司全年节省200万元以上,他常说:“庆华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就要用行动回报这份信任。”
十七年风雨兼程,他用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庆华人”。是黄沙中迈出的第一步,是焦炉旁流淌的汗水,是危急时刻挺直的脊梁。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庆华人的缩影,更是无数一线劳动者“平凡铸就伟大”的真实写照。在宁夏庆华的发展历程中,还有无数个“白建国”式的员工,他们用汗水与智慧共同托起了企业的辉煌,他们与企业同心同行,以匠心铸就品质,以担当诠释忠诚。
(来源:宁夏庆华 余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