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根据集团公司工作要求,青海庆华乌兰煤化公司安环科组织在厂员工再次观看了应急管理部制作的《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宣贯专题片》,并认真学习了中国庆华集团副总工程师、安委会主任陈学伟在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此次学习不仅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的深刻领会,更是对集团安全生产战略的全面贯彻,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同时也为企业在特殊时期筑牢安全防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
一、思想破冰:筑牢安全防线
《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片》中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麻痹大意的瞬间,暴露出的不仅是技术漏洞,更是思想防线的崩塌。他时刻警示我们,任何阶段的安全松懈都可能埋下隐患。陈学伟副总工程师强调的“安全无小事,细节定成败”,这一论断直击安全生产的核心要义。煤化公司所属化工行业的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长期性与隐蔽性。所以,我们必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通过强化日常巡检、开展专项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个时期的设备维护、隐患排查、人员培训,这才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责任生根:构建全员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在学习《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宣贯专题片》时,我们着重对照自身岗位职责,重新梳理了安全责任清单。作为化工企业,每个岗位都是安全生产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责任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必须通过制度约束、考核激励、文化浸润,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责任的主动践行者。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管理层要强化“统筹抓安全”的使命感,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技术骨干要发挥“风险诊断师”的作用,针对各类装置开展专项安全评估;一线员工要坚守“岗位安全员”的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同时,还要注意人员流动带来的岗位交接问题,必须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等方式,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到位,避免出现“真空地带”。
三、行动突围:以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根基
陈学伟副总工程师提出的“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例如,在技术改造方面,对老旧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推广AI监控、机器人巡检等技术,减少后期人为操作风险;应急联动系统的完善能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制度优化方面,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修订完善设备维护、危险源管理等制度,形成“一岗一清单、一事一流程”;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闭环。文化浸润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张贴标语、设置“安全文化墙”、开展“安全承诺签名”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守标准”的氛围,引导员工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
四、文化铸魂:让安全理念融入血脉
在教育培训方面,陈学伟副总工程师强调“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行为的改变离不开系统的教育培训。当前情况下,分层施策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可开展“安全管理责任”专题培训,强化风险预判与决策能力;技术骨干可通过“设备检修安全技术”实训提升隐患排查水平;一线员工则可通过“标准化操作视频教学+现场模拟演练”熟练掌握安全技能。此外,培训形式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推送法规案例、开展VR事故模拟体验活动,让员工身临其境地感受事故后果,增强敬畏感。而将安全培训纳入晋升体系、定期举办“安全技能比武”等活动,则能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学安全、用安全”的长效氛围。
此次学习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我们要以陈学伟副总工程师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秉持“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始终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行动不停”。在今后工作中,将以“零事故、标准化”为目标,以“全员参与”为保障,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只有将安全文化真正融入每一名员工的血脉,才能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防线。
(来源:青海庆华 齐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