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内蒙古阿拉善,热浪裹挟着沙尘席卷大地,柏油路面在烈日炙烤下泛起粼粼波光,地表温度持续突破40℃。对于庆华集团化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而言,高温不仅是气候的挑战,更是安全生产的“试金石”。面对装置设备高温运行风险加剧、员工体力消耗激增的双重压力,企业以设备防暑、人员防疲、应急防患三维体系为核心,开启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保卫战,用科技与责任筑牢高温防线。
在能源公司的生产园区,纵横交错的管道与轰鸣运转的设备构成工业巨阵,而高温正悄然威胁着它们的稳定运行。为防止设备因过热引发故障,企业启动“设备清凉计划”:对核心空压机、汽轮机、压缩机等高耗能设备加装智能喷淋降温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一旦超标便自动启动水雾降温;在化工装置区,全新改造的通风系统换气量;不定时对设备进行温度测量,每台设备都配备了专属“健康档案”保证设备有序运行。
正午12点,灼热的阳光将操作平台烤得发烫。能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却不见往日忙碌的身影——企业推行的“弹性工作制”让员工避开了高温时段的户外作业。同时公司每天安排绿豆汤全天供应。为此,人力资源部联合物资保障中心开展“夏日送清凉”行动,为一线员工定制防中暑套装;茶叶、冰糖、藿香正气水等,此外,帮助员工缓解高温带来的焦虑情绪,真正实现“防疲于未然”。
高温天气下,化工企业面临火灾、爆炸等突发风险。能源公司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为原则,构建起立体化应急体系:修订《高温专项应急预案》,细化高温中暑、装置泄漏等场景的处置流程;组织全员参与实战演练,模拟化工装置因高温引发泄漏的紧急情况,从报警响应到现场处置整套流程,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当夜幕降临,阿拉善的热浪仍未消退,能源公司的厂区却依然秩序井然。闪烁的警示灯与平稳运转的设备,见证着这场高温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通过“设备防暑、人员防疲、应急防患”三维体系的协同发力,企业不仅实现了高温期“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更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夏季安全生产方案。在能源保供与安全生产并重的时代命题下,乌斯太能源化工正以坚实的安全防线,书写着高温“烤”验下的责任答卷。
(来源: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公用工程车间 王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