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6年后,中国决定重启曾经争议不断的煤化工投资项目。
经济观察报获悉,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计划,近期将出台《关于有序开展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油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据了解,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在此前已经针对煤制油、煤制天然气设置了一些指标,对企业的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都有明确限定。
4月15日,在一个关于“新型煤化工产业新机遇与技术革命”的内部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提出希望国家能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他说,“煤化工产业应该列入国家的重大方向,也可以考虑建立基金,在油价低的时候支持一下重点研发产业的发展。此外,要把煤化工列为国家战略,就需要消除现有障碍,可以像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样,让企业定额采购这种新能源。”
据了解,此次闭门会议的讨论成果将以新华社内参及国务院专报的方式上传至中央政府。
近日,庆华内蒙古中科煤基清洁能源多联产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是2015年获批的第二个大型煤化工项目。一个月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带领调研组赴山西、内蒙古,对山西长治潞安180万吨/年煤制油、内蒙古鄂尔多斯汇能16亿立方米/年煤制气两个项目实地考察。
这些信号意味着,在2009年被踩了刹车的煤化工行业,正在被逐步启动。而当前,中国的煤炭企业正面临着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的严峻困局;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一些依靠传统能源产业拉动的省份,经济增速放缓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2009年5月,国务院下发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指出: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此后的一系列会议和政策,将煤化工与钢铁、水泥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一起,被列入需要重点加强指导的行业。这一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提出,今后3年停止审批、建设单纯扩大产能的传统煤化工项目。
当年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为正在大干快上的中国煤化工行业泼了盆冷水。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此前所做的一份调研统计,全国当时有煤制烯烃在建项目27个、拟建项目26个;煤制乙二醇在建项目10个、规划项目13个;煤制天然气拟建项目59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为,这些顶着新型煤化工称号的项目,若全部投产,将会导致全面的产能过剩。
而当时中国火热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导致电煤紧缺,不少地方的火电厂,却面临着无煤可用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攀升。与电厂争食、耗水严重,同时面临诸多争议的煤化工投资热潮,就此被国务院叫停。
现在,市场局面和政府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说,“我们不提倡用煤化完全替代石油化,而是把煤化工作为和石油路线并存的一个有力补充,同时能够化解现在的煤炭过剩问题。”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完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第二十五次联席会议认为,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乏力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煤炭供大于求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煤炭行业脱困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以煤炭清洁转化为基础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了煤炭行业的脱困之道。
煤化工政策转向出现在去年年末。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提到要稳妥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以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为重点,稳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示范工程。
华电煤业集团董事长丁焕德算了一笔账:一个百万吨芳烃项目可以实现24亿产值,芳烃可以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可实现至少1300亿元产值。丁焕德说,“在西部煤炭富裕区域建设煤制芳烃项目,将煤炭资源转化为芳烃,并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从而形成芳烃产业链,既可以承接芳烃产业的转移,又可以带动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