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难题并非带来失败

来源:
编辑: 马亮亮
发布时间: 2011-09-19
访问量: 6467

  当前矿业并购环境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公司(KPMG)“全球并购环境”的调查显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大削减了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矿业并购欲望,而2010年却出现强烈反弹,但仍低于2006/2007年度的交易价值水平。2011年上半年的矿业业绩结果预示出,2011年全年将会有很强的整体业绩结果。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球矿业交易数量大约只是2010年峰值的1/5,而交易额却与去年持平,几乎达到1000亿美元。
  据毕马威的统计,2011年上半年,约75%的矿业并购交易(按照价值划分)涉及铜、黄金和煤。其中,铜占30%、黄金占26%、煤占21%、铁矿石占8%、锌占4%。铜和煤的交易总份额与亚洲国家经济体的需求增长一致。
  就在上一轮经济危机影响似乎已慢慢消退的时候,当前的美国债务危机是否会对全球矿业有较大影响呢?
  毕马威全球矿业主管合伙人韦恩•扬森(Wayne Jansen)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取决于美债危机的恶化程度。当前是比较困难,但尚未显现出对矿业的影响,至少在矿产品的价格上还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金价有涨有跌,铁矿石价格对于中国来说也没什么变化,只要中国还持续生产着占世界一半左右的粗钢的水平,铁矿石价格变动还是取决于中国的需求。”
  那么,中国持有美国大量债券,而最近,标普将美国债信评级从AAA调降至AA+的结果对中国的海外矿业投资影响如何呢?
  韦恩给记者的回答是:“这次美债危机只能说明,美国确实存在一定的不景气因素,但绝对没有2008年时严重,对中国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且,中国政府目前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力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矿产品价格会保持比较稳定的形势。矿业投资是长期战略投资,源于经济发展对原材料的长期需要,不是短期行为。”
  毕马威全球矿业并购服务负责人兼高级副总裁易默里(Brian Imrie)同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当然需要控制赤字水平,但我认为,长期来看,降级对美国经济和对在美国的中国投资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当然,如果市场对美元担心持续加剧的话,可能会推动其他货币在世界货币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矿企面临主要问题
  基于专业人士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当前的全球矿业并购形式还是比较明朗的,但乐观前景中是否也隐藏着暗流呢?
  今年以来,中国矿业公司在海外尤其是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投资失利的情况,是否证明资源民族主义是矿业公司首要担心的问题呢?韦恩对此表示赞同。但他向记者解释道:“没有哪个国家在外国投资方面具有完全的优惠政策,中国没有,加拿大也没有。如津巴布韦就规定,在津的外国矿业公司需将公司多数股权(51%股权)转让、变卖给津巴布韦人;委内瑞拉规定,政府获得单个矿的所有权将从15%提升到32%。
  但作为矿业大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还是相对开放和公平的。据毕马威“全球并购环境”的调查显示,中国公司在加拿大的投资(按照价值划分)在2009年达到最高,为30多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按全球矿业并购交易的收购者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大约18%的收购公司是在美国,17%在加拿大,17%在中国,11%在英国,9%在澳大利亚。来自中国的收购占全球矿业整体交易价值的17%。今年上半年,按被矿业收购目标所在的地理位置(企业总部)来看,大约55%的被收购目标公司是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美国,其次是俄罗斯12%,南非6%。
  资源民族主义的问题也是目前毕马威重点研究的内容。韦恩说:“在海外投资越来越难的趋势是所有投资者担心的,并不是针对中国的。随着获得原材料的难度加大,很多矿业公司不得不转向投资更有难度的国家,因此,需要更多的专业顾问建议。”
  “其实,矿业公司首席执行官们担心的问题还有很多,人才短缺就是非常头疼的大问题。”易默里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矿产品的价格并不具有吸引力,所以,那时西方国家进入学校学习地质的人数就非常少,而现在年富力强的四五十岁的地质学者和工程师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才青黄不接。当然,人才的短缺其实也是资源的短缺,比如采矿设备等,这是个伴随人才短缺的综合问题。”
  韦恩补充说:“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绿地(未进行开发的地区)开发的问题,很多矿业公司进入新的区域时,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比如矿产品品位低;比如在非洲遥远的地方、拉美等地,基础设施缺乏,需要投资;生产更具危险性;随着风险的加大,资金的成本提高;税收加重,如像澳大利亚对矿业企业征收碳税,虽然在业界引起很多争论,但这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进行绿色科技发展,这也值得注意。”
  哪些是韦恩提及的新兴高风险地区呢?他列举出蒙古、非洲的莫桑比克、几内亚、刚果(金),以及叙利亚、秘鲁、巴拉圭、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在这里投资要更加小心。
  韦恩说:“在偏远的新区域进行矿业开发,投资周期会更长,后勤支持也是个大问题。比如我们的一个客户Sherield,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有一个60亿美元的镍矿投资项目,但是作为新兴矿业投资地点,它的辽阔就导致基建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而在发达矿业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

  投资过程积累经验
  据毕马威统计,今年上半年的10笔最大的全球矿业交易包括巴西淡水河谷收购Metorex,兖州煤矿收购转龙湾煤矿,淡水河谷收购Fertilizantes,纽蒙特收购Fronteer 金矿,Vallar公司收购Bumi资源公司,Arch 煤炭公司收购国际煤炭公司,Cliffs收购Consolidated Thompson,阿尔法公司收购梅西能源公司,巴里克收购Equinox,Kazakh Gold收购OJSC Polyus。(编者注:此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
  其中,五矿最终因价格因素而放弃了对Equinox收购的案例,在韦恩看来,没什么可“难为情的”,只是个选择问题。
  当然,也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矿业公司海外并购跨境交易的能力还不足,投资并购重组模式也不成熟……但易默里认为:“被中国国内认为不成功的许多矿业海外并购案例并不能用‘失败’来形容。事实上,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所犯的错误比西方公司还要少。”
  易默里建议中国企业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中介服务,“一定要重视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服务,便于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更好的项目。西方企业利用顾问服务非常快捷和常态化。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企业获得海外经验的学习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易默里还建议:“企业应在海外建立办公室,以尽早寻找机会,而不是只做跟随者,像日本和韩国在接触交易机遇时就比中国出手速度快。很多矿业公司迟迟没有建立办公室,可能是因为刚刚‘走出去’,还不是特别熟悉这个环境。五矿在海外建立办公室的时间比较长,因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贸易业务。这有利于了解当地文化和交易项目。”
  在提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问题时,易默里指出:“这不只是中国公司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比如有很多北美的中小企业,他们更青睐于投资南美,因为如果要每天12小时地管理其他国家的人员颇具挑战。而想要在其他国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就是要去实践。中国才刚加入这个投资行列,没有捷径。当然,到国外投资,如果能与有经验的大型国际企业合作也是可取的,可以分散风险。”
  易默里说:“在并购过程中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比如技术/地质上的、文化的、监管的、财务的等等。而明智的应对方法是组建一支专职的内部人员队伍,并寻找像毕马威一样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网络(尤其是投资目标国)的外部专业顾问,包括财务、税务、矿业法律等方面的顾问。”
  他继续说:“日本、韩国也热衷于投资矿产资源。这些国家有很多大型的贸易企业,他们的投资模式和中国的有所不同,更多采用的是合资形式,比如拥有20%~30%的股份;让其他管理团队来进行矿山建设,当然他们也有权获得矿山产品等。这些模式也适合西方一些寻找资金的中小企业。而中国矿业公司拥有财力、人才和技术,所以百分之百的控股也是可行的,但不排除其他方式,比如进入新区域时要寻找合作伙伴。中投公司(CIC)2009年以15亿美元收购Teck资源公司约17%的股份的案例就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也是比较成功的投资模式。”
  其实,在易默里看来,“成功的对外投资战略应该有几种组合:比如获取小型矿业公司的少数股份;与成熟的矿业公司合资开发矿产(如中国黄金最近就与加拿大的IAMGOLD建立了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南美矿产);与小型矿业公司合资开发矿场;提供融资等”。
  “‘走出去’肯定有个学习过程,政府的角色不是不让企业犯错误,而是降低犯错程度,减少付出的代价。不过,中国的情况特殊,很多都是国有企业。可能某一个现在看起来不明智的决定,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因此不能说国企‘走出去’的失误是错误。”易默里总结道。

(来源:《中国矿业报》 2011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