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暖湿气流眷顾的伊犁河谷,曾有荒山寂寂。公元二零零九年,新疆庆华能源之步履至斯,如惊雷破晓,启戈壁兴业之章,在“塞外江南”的沃土上,续写能源与故土共生的传奇。
创业之初,千余名建设者栉风沐雨,削山造地以立基业。巨型吊车如擎天之柱,起吊千吨设备精准就位;强夯机轰鸣震野,夯实工业根基;灯下白头工程师埋首图纸,雨夜沉思攻关之策。数载寒暑后,昔日荒丘已高塔林立、管道纵横,一座现代化能源城堡拔地而起。二〇一三年,煤制气项目各装置全线贯通,蓝色火焰腾空而起,并入西气东输管网,那是千日耕耘的荣耀之光,更是产业报国的赤诚之焰。
征程从非坦途。初运之时,技术无先例可循,系统频扰;其后数载,市场遇寒,薪资难继,然庆华人抱“不破楼兰终不还”之毅,或自费购置耗材以维生产,或通宵达旦调校参数。千淘万漉间,终破技术壁垒,迎涅槃重生之春。今时之庆华,更引5G智慧之力,使矿工于空调室中远程操控设备,扬尘寒暑皆隔于窗外,以科技赋传统能源新生。
企业之根,深植民生厚土。“金秋助学”之举,为寒门学子递去追梦行囊,助其学成后反哺桑梓;修道路、建民居、兴市场,以基建之力暖民心;各族员工“一帮一”结对,于茶话联谊中铸团结之基。危难之际更显担当,火情驰援、山洪清淤,企地同心共克时艰。庆华人以新时期企业优秀文化之精神,既为能源巨轮掌舵,亦为地方发展护航。
十六载扎根,庆华已非独行者,而是伊犁河谷的“压舱石”。从荒山到绿企,从艰困到勃兴,它以绿色为墨、担当为笔,在丝路大地上书写着能源报国、与民共生的壮丽诗篇。
(来源:新疆庆华能源集团甲烷化车间 李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