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植此青绿 绘庆华最美底色

来源: 蒙宁事业部
编辑: 孙亚龙
发布时间: 2025-10-30
访问量: 7

说起内蒙古庆华集团的绿化工作,大家就会想起从事着简单而又不平凡绿化工作的园林绿化科,这支由 5名队员组成的队伍,始终秉持 “以绿为美、以岗为荣” 的信念,夏战三伏,冬战三九,二十年来以打药、修剪、喷药、养护、开水车等平凡而不平庸的工作,参与并见证了庆华从一片工业热土,蝶变为一座拥有60余种苗木、2000万余株树木、绿化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的“生态花园”。

2006年的集团公司,远非今日的郁郁葱葱,面对的是肆虐的风沙和亟待绿化的贫瘠土地。为了组织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开展大规模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集团公司成立专职园林绿化科,内部实行三级负责制,对栽植的苗木、草坪实行集团公司各处室分片承包,对集团公司大面积荒地进行绿化美化、管护,确保集团公司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自那时起,园林绿化科上下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他们的人生轨迹与庆华的绿化事业紧密相连,同步延伸。

园林绿化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的辛苦活儿。每年3至4月的春季绿化黄金期,队员们每天清晨 5 点就带着工具奔赴现场,从苗木种植、土壤改良到灌溉施肥,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绿化不是种下去就行,得让树‘活下来’。”大伙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初期,干旱和土地特征让树苗成活率不足三成。他们白天蹲在田间记录土壤数据,夜晚翻阅农林书籍寻找对策。为了找到最适合本土气候的植被,他们反复试验,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了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绿化方案,他们走遍集团公司每一个角落,反复勘测,精心规划。樟子松抗风、国槐耐旱、云杉涵养水源……大家像一位“植物医生”,反复试验,筛选出多种适应阿拉善环境的苗木,为内蒙古庆华集团打造出多层次、高韧性的生态体系。

岁月流转,园林绿化科的人事几经变迁,但他们对绿化事业的赤诚之心却从未改变。从青丝到鬓白,从青年到中年,他们将一个“恒”字,刻进了内蒙古庆华集团逐年增加的绿化面积里,刻进了日益繁茂的林木年轮中,更投身于日复一日的躬身实践。

园林绿化科的二十年,是与自然条件不断“较量”的二十年。每当遇到极端天气,他们总是第一个冲到现场,查看树木倒伏情况,组织抢险;为了确保新栽苗木的成活率,他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守护。

春季风沙大,新植的草皮和花卉常常被连根刮起。多年前一个春天的上午,刚种下不久的一片树苗,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狂风卷着黄沙,能见度骤降,树苗被吹得东倒西歪。大家二话不说,顶着狂风,用木棍支撑、用绳索固定,风沙迷得人睁不开眼,他们却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指挥若定,直到风势渐小,保住了那片初生的绿意。

夏季的高温更是对他们的 “烤” 验。有一年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集团公司内多片苗木遭遇蚜虫侵害,叶片大面积发黄脱落。队员们顶着 38℃的高温,背着沉重的打药机,逐棵喷洒无公害药剂。他们当中有些人紫外线过敏,每次作业后手臂都会红肿发痒,但他们只是简单涂抹药膏,第二天依旧准时出现在岗位上。经过持续喷药治理,成片的苗木重新焕发生机,浓密的枝叶为职工们撑起了一片清凉。

最让大伙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的冬天,那年的冬天格外冷,气温已降至零下二十多度。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掠过大地。园林绿化科全体正借着临时架设的照明灯,在冰冻的土地上奋战。铁锹每次落下,只能在冻土上留下浅浅的印记,更多时候,他们不得不依靠铁镐,一锤一锤地凿开这片坚硬如铁的土地。“王俊,这土太硬了,铁镐都打不进去”年轻的同事喘着粗气,白色的哈气在灯光下格外明显。园林绿化科科长王俊抹了把眼睫毛上的冰霜,走过去接过铁镐:“来,换人。记住,不是用蛮力,是要找冻土的裂缝。”说罢,王俊抬起铁镐,一寸一寸凿开沉睡的冻土。当夜,他们要在集团绿化空地上打五十个树洞,然后种下樟子松。这是内蒙古庆华集团打造绿色园区计划的关键一环,而冬季种树,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特殊的必要性——树木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反而更高,冬季病虫害少,只是对种植者的考验极为严酷。“在内蒙古种树,就是和老天爷抢时间、抢生命。”园林绿化科科长王俊对大伙说,“咱们现在受的苦,换来的是明年春天的一片新绿。”

北方的冬季,严寒是对绿植的巨大考验。数九寒天,别人都在室内取暖,他们却常常冒着凛冽寒风,在园中巡视,检查防寒措施是否到位,珍贵树木需不需要涂抹防冻剂……手冻僵了,哈口气搓一搓继续干,在他们心里,这些树木不只是工作,更是需要他们守护的“孩子”。

在园林绿化科的辛勤耕耘下,昔日的闲置空地变成了精致的绿地,单调的道路两旁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带。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厂区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哪里适合种树,哪里需要补草,哪棵树木需要修剪,哪片草坪需要施肥,哪种苗木更能适应本地气候,哪处景观需要调整,他们都了然于心。这份近乎执拗的心境,让内蒙古庆华集团的绿化不仅有了“颜值”,更有了“灵魂”。如今,园林绿化科的多数人两鬓有些斑白,却仍坚持每日巡园。大伙总是感慨,“我们的工作是为集团公司存下一片绿荫,存下一方净土。”

二十年的时间,在园林绿化科和全体庆华人的主导和精心管护下,柳树、国槐婀娜多姿,樟子松、油松、云杉苍劲挺拔……各种苗木在此安家落户,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如今,内蒙古庆华集团春日花香四溢,夏日绿树成荫,秋日色彩斑斓,冬日松柏苍翠。漫步在内蒙古庆华集团,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置身于一座大型园林。这份由园林绿化科以及全体庆华人用二十年时光共同写就的“最美答卷”,早已超越了冰冷的数字。它化作了员工午休时在林荫道上的惬意漫步,化作了推开窗户时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化作了工作间隙抬眼望去的那一抹治愈心灵的绿色。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初心如故。园林绿化科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最质朴的坚守,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木,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体现;他们浇灌的不仅是花草,更是内蒙古庆华集团基业长青的未来。他们的故事,是《庆华故事》中最温暖、最充满生命力的篇章之一,激励着新一代庆华人,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新的绿色传奇。

(来源:中国庆华蒙宁事业部行政综合中心 包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