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新型煤化工推进的当下,国内外环保专家和人士不断指出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国内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媒体也推波助澜,给煤化工产业贴上负面标签。
例如认为煤制天然气较传统天然气可能多产生7倍的碳排放,较开发页岩气多耗用100倍的水资源;除了温室气体排放,煤基合成天然气还将排放硫化氢和汞,若这些污染物得不到合适的分离和处理将产生潜在危害。
同时不断呼吁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推迟执行合成天然气项目,以防止出现潜在的成本高昂和环境破坏的局面,更好的决定可能是完全取消这些项目计划。
那么,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在内的煤化工项目是否是高污染、高耗能?
目前人们对煤化工行业发展存在哪些误区?发展煤化工又有何重要意义?有必要对一些常识性错误和不符合事实的观点进行澄清。
必须指出的是,煤制天然气等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影响是正面的,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趋势:煤炭清洁利用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主要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大型煤炭清洁转化项目。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编制实施“十二五”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示范方案,该方案历时数载,经化工、煤炭、电力、天然气、环保、经济等多方面专家充分论证,实施方案制定了最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充分考虑了碳排放和经济性等多方面问题。
现代煤化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在密闭的系统中,将煤炭气化,生成粗合成气后再经过脱硫、脱碳等净化措施,得到纯净的合成气用于合成天然气、油品、甲醇(深加工为烯烃)等。煤化工过程中输入的是煤、氧气、水,输出的是产品和纯净的二氧化碳,原料煤中的硫、汞等污染物都可以在工艺过程中得到转化回收,硫回收率达到99.8%以上,汞固定在催化剂中(催化剂集中处置回收,也可采用专门的催化剂脱汞),没有NOX排放,循环水排污水、工艺废水等也可深度处理后回用,最终实现污水近零排放(不外排环境)。
而煤化工生产的合成气,除了用于化工合成,也可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目前社会上对IGCC发电已有共识:IGCC发电属燃烧前脱除污染物,可大幅度降低发电过程排放,并实现CO2的捕集,是发电方式的绿色革命。
因此,煤化工实现了煤炭中的污染物处理和集中利用,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与直接燃煤相比,SO2排放可降低99.8%,粉尘排放可下降99.9%;与燃煤发电(带脱硫脱硝,脱硫效率约90%)相比,SO2排放可进一步降低80%,NOx可降低7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煤化工装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为配套的热电站锅炉排放,按照严格的电厂标准进行脱硫、脱硝处理,还有部分项目采用IGCC装置配套热电,把整个装置排放都降到了先进绿色发电的水平。
而正是因为煤炭深加工产业绿色、环保,很多国家的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被列为政府支持项目。如位于美国北达科他州世界首套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984年建成投产,是美国大型洁净煤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投产20多年来,进行了副产品综合利用、CO2回注油田采油等多项改进,该项目被北达科他州政府评为该州最清洁的能源项目。
而从国内情况看,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实现其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燃煤排放的SO2、NOX、粉尘是我国雾霾天气频发的最重要原因,如果煤炭利用方式不改变,燃煤总量继续增加,雾霾治理难度更大。而我国煤化工等煤炭清洁利用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发展现代煤化工,替代直接燃煤不仅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物增加,恰恰相反,会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
意义:具有经济环保双重效益
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较早,其投资回报等经济效益指标已不可考。20多年来,由于天然气价格波动造成该项目经济效益变化很大,但是该项目开车至今一直在连续运转,2012年该项目实现销售收入5.51亿美元,消耗煤炭610万吨,成本约1.83亿美元,项目实现增加值约为3.68亿美元。南非沙索公司煤制油经济效益则更为显著,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年销售收入218亿美元、利润31亿美元、市值达到332亿美元的国际公司。未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培育出10-20个这样的公司也是可能的。
基于我国较低的设计、施工、装备制造成本,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投资较节约,煤价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煤化工单个项目投资在百亿元以上,可拉动国内投资,将建设、生产期间创造的财富留在国内,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并且,我国现在也有财力投资一些大型煤化工项目。从“十一五”投产示范项目看,除技术因素外,正常生产的项目,如神华108万吨/年煤制油、伊泰16万吨/年煤制油、神华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等都已实现盈利。同时,煤化工产业发展可带动我国研发、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特别是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而从长远看,煤化工产业发展还将成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础产业。一些人担心如果未来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大规模发展起来后,煤制天然气的产品市场会有问题。实际上,由于煤化工流程的通用性,其产品调节的灵活性是很大的。煤化工流程的总投资中,除合成单元外,投资的90%是空分、气化、净化、公用工程等通用工序。因此,即使煤制天然气没有市场了,也可以调整反应器和催化剂,生产合成油。我国油品缺口3亿-4亿吨/年,生产1亿吨合成油可弥补不足;还可直接用合成气发电,建设IGCC装置,发展清洁电力,替代常规发电。因此,煤化工投资不会发生浪费。
此外,发展煤化工对改善大气环境和雾霾天气,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对煤化工发展从能源转化效率、煤炭水资源消耗、环境排放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产业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据了解,2004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研究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问题,但一直未出台正式规划和产业政策。在笔者看来,以现代煤化工、IGCC为代表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不是快了,而是太慢了,今天燃煤污染引起的大面积雾霾天气等局面,与煤炭大量低水平利用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