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仍持续低迷,但在其背后,以煤化工为代表的下游产业利润空间正在拓宽,经历了前几年投资过度而严重过剩的煤化工产业在今年可谓迎来了转机,再次成为了投资热门。神华、大唐、国电、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大型煤企、电企都纷纷规划上马煤化工项目。此外,各大主要以煤为生的省份也纷纷把建设煤炭转化项目作为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除了价格因素外,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化工承担着缓解石油依赖危机的责任,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将长期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保持警惕,在煤化工迎来发展良机之时,切勿因投资热情而忽略了环境和资源的可承受能力以及煤化工规划现状,乘势突围的煤化工更需走绿色、低碳、有序发展之路。
高耗水量、高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煤化工面临的两大难题,与之引起的环保问题也屡屡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且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每年有超过2亿吨碳排放的煤化工产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减排目标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所以,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方面来说,在当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不应为了单纯保增长而对煤化工项目盲目支持,放松审查。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严格把关,做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监督者而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者。企业方面来说,首先不该抱侥幸心理,不追求短期利益,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同时,应大力推进技术攻关,围绕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这两大目标开展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好耗水量大和二氧化碳利用问题。从行业方面来说,应开放思路,走多产业共生的路线,即煤化工与石化产业联合,煤化工与冶金、建材、能源产业联合,共享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提高煤炭的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煤炭产业链的统筹优化。
最近,煤化工的松绑救市引来了业内的热烈讨论,许多专家也提出,未来十年将是煤化工的“黄金十年”。诚然,发展煤化工尤其是新型煤化工是市场和我国能源结构的必然要求,方向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将其作为拯救煤炭行业困境的根本出路,则可能会导致煤化工项目的无序上马,招来新一轮产能过剩。此外,从煤化工现实规划来看,有煤的地方、有水资源的地方在发展煤化工,而一些地方没有煤、没有水也在发展煤化工,各地产品面临着布局分散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这一规划问题以实现煤化工的有序发展和合理布局,将必然会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在区域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方面造成潜在风险,甚至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各地在进行煤化工布局时,必须考虑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层面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应尽快发布实施,对各地规划外的煤化工建设项目进行梳理,做好项目审查和监管,严禁违规审批。在煤化工产业持续升温的同时,政府和企业更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让煤化工项目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能源报社煤炭事业部 李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