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针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透露的民生十大新举措,引发代表和百姓的普遍关注。
这十大新举措是:1.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3.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4.全面取消以药养医。4.全面取消以药养医。5.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6.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7.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8.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9.实施食品安全战略。10.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
围绕新时代的发展大局,以怎样的思想方略作指导,破解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此进行精确阐释和周密安排,让国人无不欢心鼓舞!百姓热议,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真是让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回顾十八大这五年来的成就,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民主法制、思想文化、生态文明、科技强军等十大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已成模式引领未来。我们庆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百姓意气奋发的走进了这个新时代!
站在百姓的视角,我们对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党领导一切是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它来源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在追求自身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长期历史实践中的一种必然的合乎规律的选择。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党派能替代共产党,历史证明,只有中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根基,决不能动摇。清末之后的旧中国,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苦难,为建立新中国,无数先驱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建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和中国人民才开始真正稳定下来并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新中国历经68年的砥砺奋进,如今的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中国在人才储备、全工业体系方面已经拥有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一切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完成的。对中国来说,发展重于一切。中国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稳定,依赖于先进的领导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拥有这样的能力,其它任何政党和组织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对于这一历史选择,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惟有坚持才能继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是灵魂。近代以来,无数先烈为了给中华民族“续命”,前赴后继、踏血前行。然而,他们一次次的革命起来又倒下都失败了,哪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最终也因革命的不彻底而没能将中华民族带上复兴的道路。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改革或革命,都没有以人民为中心,没让人民当家做主。直到中国共产党出现,中国才开始走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做主的正确道路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所在,中国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灵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人民当家做主。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新理念是手段。若想国家富强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非得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必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层次的变革。用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理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是我们最终取得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手段,必须强化。在那个黑暗而迷茫的年代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为寻求救国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兴奋,于是开始探索马列主义中国化之路,直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才算找到了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道路。过去这些年,我们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开拓,走过弯路,有过教训,但最终我们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我们务必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才能走向一个个新胜利。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保障。西周以来的历史证明,纯德治难保长安,故有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的诸侯争霸;战国历史证明,纯法治能强国却难长保,故秦帝国从边缘到中心用一百多年实现崛起,但统一中国的秦帝国历时短短十四年却丢掉江山。由此可见,无论是纯法治还是纯德治,都不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真正值得追求的优秀社会制度是:教化为先,依法治国,执法必严,天下为公,我们今天正走在这样一条大路上。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我们需要依法治国,对社会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我们也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人民追求诚信与美善,追求德行上的修行。如此“双剑合璧”,才能越来越好。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发展目的。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我们最终发展目的。民生,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生不息。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过于追求GDP,还要兼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注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化,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伴随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才是真正的民生改善。
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基础。历史和当下都充分证明,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国家安全是发展基础。想想看,当前的中东地区战火纷飞,莫说发展,连城市都成废墟了。叙利亚、伊拉克,很多城市在经过战乱洗礼后,基础设施都被毁坏殆尽。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从清末到新中国的百年战乱,同样是生灵涂炭,一片废墟。
由于当今人类社会体系非常复杂,任何一处潜在的风险都可能导致国家安全的丧失。譬如,近几十年一直都存在的货币战、金融战、经济战等。因此,在当前社会,我们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军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屏障,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人民军队,必须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强军兴军才能抵御外外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十三亿中国人的安全只能靠我们自己,靠人民军队。
七、“一国两制”下的国家统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宏伟蓝图。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历史上充满着血腥与征服。唯有中华文明下的“朝贡体系”与欧洲列强野蛮的“殖民体系”形成鲜明对比,二者虽有形式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历代王朝对朝贡国采取怀柔政策,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对西方列强而言,对殖民国所谓的保护是建立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绝对从属而已,主权只是一种名义上的象征。前者收取“岁贡”反映的是一种礼仪往来形式,后者把握着别国的经济命脉,着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掠夺。由此看出中华文明追求的是和谐共生,不以侵占他国利益为目的,印证了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集中华文明之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
历史上的中国与周边朝贡国在经济文化融合中,长期保持政治彼此独立的格局,虽与我国现行的“一国两制”有所不同,但其形式却有着“一国多制”的类似。近代及当下,只有中华文明治下才有成功的“一国两制”范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事实证明,在历史原因致国家内部存在融合困难时,中国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
一国尚能两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胸怀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能够以德行和事实服人。中国,完全可以与任何国家构建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不会像西方那样去强力征服他国或干涉他国内政。未来当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更加强大之时,新时代的中国将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八、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我国是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正常运转非常高效,这是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是西方体制所不具备的。但是,该体制优势要依赖于一套清廉、公正的制度体系。要实现制度体系清廉、公正,能真正为人民服务,高效推进国家战略和政策,从严治党是必由之路。从报告中我们可以阅读出,从严治党是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报告的主题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民族坚定的信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信心满满,豪情满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人感慨,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