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廉”字重千钧

来源: 北京总部
编辑: 王涛
发布时间: 2017-06-30
访问量: 8447

    公生明,廉生威。一个“廉”字重千钧。

    他,以惩处贪官污吏、拯救民生为务;他,日食粗粝,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他,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他就是被誉为清廉耿介之士、担当任事之官、情怀深沉之子、古今吏者之师的于成龙,在他身上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为官者应有的廉洁操守。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央视开年大戏推出《于成龙》,引来各方解读。虽然观点和而不同、各有侧重,但有一点被普遍提及,认为这无疑会给正风反腐提供有益的历史镜鉴,带来满满正能量。

    廉,“清也、俭也、严利也。”“廉者,政之本也。”廉洁历来被视作从政的基石,廉正清白是对官声的最高褒奖。历史上,“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公,“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五代清郎”袁聿修,“八一巡抚”张伯行,以及“于青菜”于成龙等清廉官员,以自己的廉洁行为,净化了所处的从政环境,深受老百姓爱戴和敬仰,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廉政文化,影响和感召历代为官者,包括今天的党员干部。

    一个“廉”字开太平。廉则兴,贪则衰。国家要强大,吏治要清朗,官员要清廉。如果一个朝代,贪官横行,污吏丛生,如何能开创盛世?康熙曾赞于成龙:“惟能激浊扬清,始终如一,清节之操,白首弥厉。真国家之可重,人所不能也。”康熙认为治理国家“首重廉吏”,希望所有的官吏都能像于成龙一样廉洁。正是有了于成龙、郭琇等当时的一大批廉吏,革弊鼎新、行为世范,才推动形成康乾盛世。

    今天,仍有人认为反腐会影响经济,这其实是对国家治理之认知的苍白,对廉政建设之必要的轻慢。一个廉官辈出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然离不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个“廉”字兴世风。1681年,以生活简朴、整肃吏治出名的于成龙出任两江总督。当于成龙要来南京赴任的消息传出后,全城的官宦人家都将绫罗绸缎换成了布衣,社会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官风乃民风之源,官吏乃百姓表率。我们党历来重视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毛泽东早就提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示范效应,廉洁向上之风由此吹拂开来。事实证明,当清廉成为全社会共有的一种风尚,正气便会充盈生命,人心便能向善向好。

    一个“廉”字励后人。“循天理,秉公道”“为官一任,流惠一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代廉吏于成龙已成为廉政勤政的化身。他身上所体现的价值观,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从方志敏到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之所以一辈子保持清廉,除了我们党红色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当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管党治党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于成龙等人身上体现的廉政文化,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正气、历史智慧推动形成清朗的政治生态。

    国运昌盛,必见清风之华;民族复兴,必有文化之功。宣扬廉洁典范,弘扬廉政文化,建设廉洁中国,这也许是开年大戏《于成龙》的用意所在。

(供稿:北京总部  王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