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线盒接触不良导致照明闪烁,巡检时看不清管道标识;接线端子裸露,雨天存在短路风险……”近日,新疆庆华能源集团热电车间电气检修班组在常态化隐患排查中,揪出了锅炉厂房照明系统的“隐疾”——一批使用多年的铁质分线盒,正成为威胁生产安全的“隐形炸弹”。
作为企业生产的“神经末梢”,锅炉厂房的照明系统直接关系着巡检质量与检维修效率。而班组此次发现的铁质分线盒,因设计原始,既无防尘、防水功能,更不具备防爆性能。“灰尘堆积导致接线氧化,穿线管错位引发线路拉扯,甚至分线盒剐蹭都可能造成接触不良。”电气检修班班长指着现场照片介绍,“最严重的是,这类分线盒内部无保护端子,线路虚接发热可能引发自燃,加上照明亮度不足,夜间巡检时连管道上的压力表读数都看不清,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隐患就是命令。班组立即启动“问题攻坚”:一方面查阅设备台账,梳理全厂锅炉厂房内所有铁质分线盒的具体分布位置;另一方面复盘历年类似故障案例,结合生产现场对防水、防尘、防爆的实际需求,最终锁定BAH51型号ex防爆分线盒。“这个型号我们之前在其他区域改造用过,密封胶圈能完全隔绝粉尘,螺纹接口可固定管线防止错位,内置接线端子确保接触稳定,最重要的是通过防爆认证,完全符合锅炉厂房的安全要求。”技术骨干拿着产品说明书介绍。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的影响,班组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段、动态调整”的更换方案:根据锅炉运行班次,优先在非主检区域试点更换;结合每日巡检路线,在人员巡检低峰期作业;针对正在运行的设备,提前做好临时照明预案。“每次更换前,我们都会核对对应区域的照明回路图,确保新分线盒的接线与原线路匹配。”班组成员说,“遇到穿线管位置偏移的,还同步调整了管线走向,从源头消除拉扯隐患。”
经过两周的有序施工,目前厂房老旧分线盒已全部更换完毕。“现在照明亮度提升了近一倍,晚上巡检能清楚地看到管道上的每一个阀门标识;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短路跳闸,维修时接线更顺手了。”运行班组员工的反馈,印证了改造效果。更关键的是,通过此次隐患治理,班组总结出“排查-分析-选型-实施-验证”的全流程隐患治理经验,形成《锅炉厂房照明系统维护指南》,为后续同类问题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
隐患排查是保障企业生产安稳最根本的措施和手段,隐患排查不仅可以提前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还能发现身边设备的优缺点,我们从中选择最符合运行生产需要的设备,达成生产工艺持续稳定的目的。“隐患排查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电气检修班班长表示,“一个小小的分线盒,反映的是对生产细节的关注。我们将继续以‘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的工作态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用‘小改进’护航企业‘大安全’。”
(来源:新疆庆华能源集团热电车间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