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命之重托与责任的永恒使命

来源: 青海集团
编辑: 刘阳
发布时间: 2025-04-17
访问量: 262

安全是企业运营的命脉,是保障员工生命与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准则。机动车间作业环境复杂,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必须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全方位预防,构建覆盖生产全链条的安全屏障。

法为盾:以制度筑牢安全根基。每一条法规背后,都凝结着血的教训与科学的智慧。遵守制度,是矿山人最基本的职业准则,更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管理者须以身作则,将规程融入日常管理;操作者需严谨细致,让标准化操作成为本能。《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操作规程》是车间安全的“生命线”。我们应通过定期考核强化制度执行力,杜绝“经验主义”和“走捷径”行为。同时设立员工发现并上报隐患可获奖励,违规操作则扣除绩效分,以制度刚性筑牢安全根基。

责为铭:以事故之鉴唤醒安全自觉。“事后追责”不如“事前防控”,“举一反三”整改,方能真正实现防微杜渐。安全教育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感——让“我要安全”成为无需监督的自觉,让“守护他人”成为团队共担的使命。我们应当时时不忘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广开警示教育片,编制事故警示教育手册,使员工从思想上、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教育,更加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

文化铸魂: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守护。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让“我要安全”成为本能。用科学取代经验主义,用协作取代各自为战,让每一名员工在风险识别、隐患整改中成为安全的主角。当安全文化深植于心,即便面对突发状况,团队也能凭借本能化险为夷,为企业铸就最坚实的护盾,为家庭守住最温暖的港湾。我们应当通过常态化的安全培训、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全员参与的应急演练,培育“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文化土壤。通过不断的宣传、引导以文化浸润推动安全从“被动约束”迈向“主动守护”。

以敬畏之心,行稳安全之路。安全之路需要法规的刚性约束、责任的层层压实、文化的潜移默化。通过智能化监测强化预防、人性化管理激发自觉,方能实现从“零事故”到“零隐患”的跨越。我们要通过周安全例会、班前班后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安全文件,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警示教育,鼓励员工反馈作业问题并闭环解决,全面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将安全宣教融入日常生产活动,强化员工参与度,构建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防范事故发生。

(来源:格尔木庆华矿业公司机动车间 颉旭升)